據《中國經營報》7月5日消息,時隔兩年,我國三大運營商的eSIM業務迎來重啟。目前,該業務仍集中在物聯網及智能穿戴領域,手機eSIM業務暫不會涉足。相關情況如下:
2023年5月至7月,三大運營商曾因業務維護升級,暫停辦理eSIM手表一號雙終端業務。此次重啟,一方面是由于與eSIM強相關的物聯網業務發展迅速,市場需求大,對于運營商而言是巨大的市場機遇。另一方面,隨著一號多終端計費統一標準、eSIM注冊實名制強化等規則的確定,降低了此前因eSIM遠程寫入機制導致的安全風險,使得業務重啟具備了條件。
三大運營商中,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都在對相關系統進行升級和優化,后續業務將逐步開放。而中國聯通步伐最快,已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等25個省、直轄市、自治區率先恢復了eSIM業務,還攜手中興通訊推出了基于eSIM技術打造的云電腦PAD產品。
目前的eSIM暫不涉足手機領域,主要是出于安全與監管方面的考慮。手機是個人核心通信設備,涉及大量個人隱私、通話、上網行為、位置信息等敏感數據。如果手機全面放開eSIM,會增加追蹤和管理用戶真實身份的難度,還可能導致未經入網許可的設備繞過監管使用國內網絡,涉及國家通信主權和數據安全。此外,eSIM會使用戶切換運營商更便捷,打破傳統攜號轉網的復雜流程,可能對運營商依賴“用戶鎖定”的傳統商業模式構成嚴峻挑戰,這也是運營商謹慎對待手機eSIM業務的原因之一。